你可以剝奪我的自由,甚至摧毀我生的權利,但我的尊嚴始終會像一座大山一樣屹立不倒,我的靈魂也不會為了討好你而起舞,但它會化作一道照亮廢奴道路的光縈繞在萬千黑奴腳下,飛向有著自由生活的北方——吾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題記

前些日子,我拜讀了斯托夫人的名作《湯姆叔叔的小屋》——這部作品以主人公湯姆的小屋為名,以美國南北戰爭后期為時代背景,以主人公曲折而又富有悲劇性的下半生為故事主線,穿插了黑白混血兒的悲慘命運。以莊園主們浮華、奢靡的生活、奴隸販子的丑惡行徑等作為支線,向讀者展示了當時的歷史環境。
斯托夫人以穿插敘述的方式描繪了幾個黑奴不同的遭遇,各奴隸主對奴隸的不同態度及不同結局。這是她獨具匠心的地方。
肯塔基州的有個莊園主叫謝爾比,他負債累累,在受人鉗制的處境下被迫賣掉莊園上最忠實可靠的黑奴湯姆,同樣賣力的伊莉莎夫婦的孩子哈里也難逃被賣掉的厄運——但伊麗莎偷聽到消息,攜子連夜逃走。最終在廢奴派成員的幫助下,逃到了加拿大,在一個允許黑人生活的地方獲得了自由,后喬治決心到非洲為建設一個黑種人的國家而努力奮斗。這位黑人青年敢于斗爭,所以在后來走上了光明的道路。湯姆則被賣給了奴隸販子海利,在大船上救了一個落水的小女孩——伊娃,于是她的父親便買下了他,待他寬厚。天不佑英士,伊娃的父親不久便卷入一場斗爭,死于非命。湯姆似被獵火銃擊倒的飛鳥一般,不幸的落到了殘暴的莊園主雷格里的手中。在這里,他的日子比以前難過多了——伊娃的父親和謝爾比先生待他如自己的親兄弟一般,但雷格里則把他看作一只任由自己侮辱、踐踏的螻蟻,他甚至要湯姆鞭打女人,被他當面拒絕,后凱茜和愛彌琳設計逃走,他寧死也沒有說出其二人下落,被活活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