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讀了一篇文言文嗟來之食,他的主要意思是:春秋時期,齊國發生了饑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食物。這個施舍食物的人叫黔熬,他地對一個饑餓的人說:“嗟。來食”那個饑餓的人生氣地說,我就是不吃嗟來之食,才到了這個地步。這個人終于沒吃而死。
這篇文言文告訴我們,做人要有尊嚴,要有骨氣。
屈原聽到亡國的消息,投汨羅河講的是做人要有尊嚴。朱自清餓死不吃美國救濟糧說的是做人要有骨氣。有一次上課,老師就給我們講了一個有骨氣的故事:抗日戰爭時期一個中國人被日本人抓去了,日本人強迫中國人說出我們國家的秘密。中國人有骨氣,跟日本人說:“不!”,中國人寧愿挨鞭子寧愿犧牲也不出賣祖國。
老師告訴我們,這就是有骨氣的中國人,我們要學習故事中的有骨氣的中國人,做一個有骨氣,有尊嚴,堂堂正正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