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開頭,新來的學監馬修(主人公)就意識到了這一個問題,但馬修沒有立馬放棄了這些孩子們,而是用包容、理解和愛感化了孩子們的心。與此同時,馬修發現班級上的孩子們非常喜歡唱歌,而馬修在當學監前正是一名音樂家,依舊熱愛音樂的馬修開始慢慢的培訓孩子們。并且馬修發現了一個天籟之音—莫杭治,勸說莫杭治的母親應該把他送到專業的音樂學院學習,對莫杭治的母親也起了微妙的情感,但無果而終。馬修把孩子們組成了一個合唱團,表現的非常好,甚至一度改變了貪婪的校長。
好景不長,馬修觸怒了校長被解聘了。馬修臨走前校長不需任何人送,孩子們便把教室門鎖了起來再次唱響了《黑夜》,沒有墻高的孩子們揮舞著小手告別馬修老師。我想,馬修那刻是無比滿足和幸福的。校長被學校的另外幾名教師聯名彈劾了,惡人下線。馬修在被辭退后繼續給別人上音樂課,一直到生命的盡頭。
電影結尾中寫到他“從未試圖揚名立萬,他所做的一切,都成了他自己的秘密。”馬修對音樂的熱誠讓我深受觸動。這位懷才不遇、心地善良的音樂家馬修是偉大的,一生在默默的向世界傳播音樂。我想,無論作為一個音樂家或教育家,馬修都是成功的,他成功的詮釋了教育者職業的道德和追夢者不斷的努力。
正如電影的名字一般《放牛班的春天》,如果沒有馬修的到來,孩子們的前途是灰暗的。結束學業后,只能是在鄉村里放牛當一名牛仔或是其它簡單的工作,可孩子們的愿望不是這樣的。馬修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孩子們的人生軌跡,馬修用音樂感召了孩子們冷漠的心,喚起了他們對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就如同春天到來了,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