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其實,諸葛亮在三國演義里面這么厲害,多半都是因為羅貫中對他投入了太多筆墨以及太多的藝術渲染,就比如說諸葛亮的出道之戰,火燒博望坡,可實際上歷史當中的火燒博望坡跟諸葛亮半毛錢關系都沒有,因為那時候諸葛亮根本就還沒出山,這件事是劉備所干。
真正歷史上的諸葛亮,并不是像三國演義當中那樣厲害,但也絕對算得上是一代賢臣,萬古留名的好相國。
諸葛亮自幼飽讀詩書,才智過人這點跟三國演義并無區別,但區別在于諸葛亮并不是像三國演義當中那樣運籌帷幄,千里勝敵,當時天下三分,雖然后主劉禪軟弱乃至于無能,但諸葛亮其實在蜀國的后期作為也實在有限。劉備死后,大權可以說完全移交到了諸葛亮手中,而諸葛亮卻并沒有更好的運用這份大權,單單說馬謖鎮守街亭失敗這件事就可以看出諸葛亮在用人方面的確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而且當時劉備死后,蜀國的國力十幾年內居然毫無提升,反而有衰減之勢。
諸葛亮在蜀國后期,做錯的最大一件事就是不該不信任魏延,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說魏延有反骨,定會謀反,其實魏延的謀反不如說是諸葛亮的苦苦相逼所造成,諸葛亮看輕魏延,一直把他當做外人來看,而且還時常讓手下人提防魏延,試想您若是一個公司員工,您老板天天這樣對您,您肯定也會心有不滿,最后一有機會自然會跳槽,所以說,魏延謀反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諸葛亮對他的不信任,而不是像三國里說的那樣有反骨,若是單單從一塊骨頭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性,那也不會知人知面不知心了。
再說諸葛亮最厲害的那場赤壁之戰,其實赤壁之戰更多的都是周瑜的功勞,諸葛亮也就是幫忙添個彩頭,出謀劃策一下,借東風這件事更是無稽之談,太過玄幻,毫無科學性所言,而三國志當中更是根本沒有提到過借東風這件事。
前文曾提到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嚇走過司馬懿,這件事在我國野史以及三國演義當中的筆墨都十分重,可翻遍正史你都無法查找到跟此相關的記載,所以這件事是真是假還真是有待考究,不敢說一定是假,但多半也不會是真事。
而諸葛亮到了蜀國后期也因為自己太德高望重,畢竟他是劉備時期存活下來的最元老的元老,所以幾乎諸葛亮提出的意見手下的人都不會也不敢去反對,這就造成了諸葛亮很多時候下出錯誤的決定,前文提到的馬謖鎮守街亭跟魏延謀反這兩件事可以說就是諸葛亮做錯的較為嚴重的兩件事。
小說畢竟只是小說,三國演義當中的諸葛亮雖然很討喜,可歷史上的他卻還是有著人的缺陷,不能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