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與孝慈高皇后馬氏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1424年),年號“永樂”。

導致朱棣謀反的原因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觸動了包括朱棣在內的一些藩王的利益;二是因為朱棣本來就有當皇帝的野心,可惜的是朱元璋并沒有傳位于他,反倒是將皇位傳給了性格懦弱仁慈的孫子朱允炆。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輪能力功績,朱棣方方面面并不輸給朱允炆,然而朱元璋卻還是把皇位傳給皇長孫朱允炆,這也為之后朱棣的謀反埋下了禍根。
要說還是朱棣在性格上跟朱元璋最像,他們都有著足夠的謀略與手段,也足夠的心狠手辣,是個帝王之才,再看看朱允炆呢?雖然善良仁慈,卻少了一分帝王的胸襟和果斷。朱棣謀反,也是因為他對朱允炆這個侄子當皇帝心有不服。
另外,讓朱棣決定發動靖難之役的原因,主要還是朱允炆聽從了幾個老臣們的建議,開始實行暴力削藩。朱允炆的削藩政策,讓幾位藩鎮一方的親王死的死,囚的囚,朱棣被逼得太緊,只能以靖國難之名來發動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