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的季節,帶孩子出去“瞄”一眼綠樹紅花,不知不覺間竟成了一種奢望?參加一天一夜的親子課程,需要兩個晚上熬到十二點才能補回來周末的“任務”。
尤其對于夫妻兩地分居,身邊沒有家人幫忙照顧或者陪伴孩子的“無依無靠”的媽媽來說,幾乎要被逼出“三頭六臂”的本領了。每天“角色轉換”,不知道要“燒”掉多少萬腦細胞。八小時上班時間是工作者、是員工、是團隊長、是客戶的服務者。八小時之后,甚至從小學生放學開始,第一個角色,立刻切換成家長、媽媽,穿梭于學校與輔導班之間,風雨無阻。第二個角色,你是媳婦,是女兒,是雙方父母的支柱,噓寒問暖,必不可少,門前探望,間隔不能太長。說實話,見一面少一面,能在老人面前盡孝,是一種福氣,不為余生留遺憾。第三,小家也需要經營,夫妻關系、親子關系、自我管理,消耗的是精力;洗衣做飯家務活,磨的是體力。所以,當她們有時候語無倫次,詞不達意時,請不要見怪,你比他強是因為你還沒有到這個階段,或者沒有這樣的經歷與高頻率的“切換”。

學校和輔導班老師需要你配合老師,多給孩子有效的陪伴,越是關鍵時期,越需要多重視。語數英都很重要,不能偏科。興趣班老師,一再強調,學習重要,興趣班更是課堂之外的抓手,關鍵時候,可以作為特長幫助孩子走向理想中的高校。
各種家長會也讓家長們應接不暇,學校更是良苦用心,召集所有的六年級家長,借“名人”效應,講老師的肺腑之言,這種借力使力不費力的方法,非常湊效。“家庭教育是樹根,學校是樹干,社會教育是枝葉”,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幾大因素中,所有家長的心被碾壓的幾近窒息。周末下午一點半簽到,無人遲到缺席,烈日下將近兩個小時的暴曬,專心聽課記筆記,這種態度不在言表。也只有親生父母才能對這樣的會議畢恭畢敬,毫無怨言,一切為了孩子。
很多時候,只有夜深人靜之時,才能夠拖著疲憊的身體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一不留神失眠到凌晨。中醫講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初春應“夜臥早起”,天睡人睡,天亮人起。春天又是養肝的好季節,違背了自然規律,承受的代價是“肝陽失調”、肝不藏血而火旺。暴脾氣出現了,親生后媽上演著恨鐵不成鋼憤怒……
不忍直面的現實,讓人不得不重新規劃,理清思路,以終為始的看清形勢。治療當下被“碾壓”得肝陽上亢的一顆心的處方:
斷舍離。斷開貪念,舍棄愛好,離開校外活動。
降“指”減“非”。降低指標,回歸自然;減少非正常作業與專業無關的興趣愛好。
動中有靜。生發之時,萌動之刻,收住一顆平靜的心,修心才能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