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五一休假,幾個朋友臨時興起,相約永川茶山竹海。
我特別喜歡竹子。 印象中,豆蔻華年時有幸讀得《紅樓夢》,多愁善感、風華絕代的林黛玉住的瀟湘館外那幾竿修竹就深植我心,一直搖曳在我的心里、夢里。工作之初,窗前是竹的盆景,后來,窗臺上總是有一叢又一叢的文竹,纖細、優雅,與時序花開相映成趣。總是那么蔥綠。
一路向西。三個小時后,就到了永川位于萁山山脈的茶山竹海景區。
下車時,天還飄著絲絲小雨。陣陣山風吹來,感覺有些寒意。女同胞們帶來的各色漂亮的圍巾、披肩,正好美美的派上了用場。
眼看馬上就到午餐時間。我們就拐進一家叫竹海人家的小餐館就餐。“筍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廚房剝春筠。”身處竹海,餐桌上怎能少了好竹連山覺筍香的竹筍呢!幾個小時的車程,早已腹中空空。面對竹筍片,茶水豆花,紅薯葉,炒臘肉,完全沒有抵抗力,幾乎是一掃而空。也是為即將開始的爬山積蓄能量。
坐上游覽車,立馬置身于兩萬畝茶園和五萬畝天然竹林的懷抱之中。沿途映入眼簾的除了狀如梯田的茶園外,盡是一葉復一葉,千枝復萬葉的蒼翠欲滴的竹林。清風過處,綠浪滾滾。好一派‘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的美景。它們就是我心心念念的秋斗風霜,冬傲冰雪,不與群芳爭艷,清香質樸的竿竿翠竹!也是板橋筆下的“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而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墨竹飄搖。
遐思中,不覺到了山腳下。魚貫下車,抖擻精神,開始爬山了。

石梯兩旁,是用聚酯材質做成的仿竹綠色欄桿。置身竹林,置身大自然,竹山新雨后,空氣格外的清新。朋友們身心舒展開來。男同胞們驚異于竹子的高大挺拔,抱著竹竿就想上爬,可哪能像年輕時一樣輕易的就能倒掛起來?惹得女同胞們轟笑他們好漢還提當年勇;女生們也扶著竹竿、擺著美姿、漾著笑臉,讓男生耐著性子拍拍拍!
石梯時而舒緩,時而陡峭,我拾級而上,不覺漸入無人之境。已接近薄刀嶺頂峰,薄霧繚繞,鳥鳴山幽。似乎“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人生天地間,感覺自己好渺小,‘每上穹然絕頂處,幾疑身在碧虛中。’虛幻得毫無真實感。
不一會,聽見她們嘻鬧的聲音,才把我拉回到現實中來。特別是剛生病不久的小妹,在她老公的呵護下也勇敢的登臨倚天閣,終于登上了海拔1025米的薄刀嶺頂峰而一覽眾山小了。有一種‘蕩胸生層云’的感覺。生活中的磕磕碰碰,溝溝坎坎,在此時,猶如一馬平川,無盡壯闊開去。
許是陰天,永川全景只是依稀可見。據說,永川就是因三條玉帶一樣的河流形似永字和五大山脈狀如川樣而得名。
剛下過雨,路徑很滑,我們三三兩兩牽伴著彼此,竊竊私語,是多么的溫暖感動;林里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竹露滴清響,又是多么的悅耳動聽、安靜愜意。曾有幽蘭未謝,也見個大稚嫩的竹筍圓椎似的向上生長,分明感到勃發的生機和昻然的綠意;我敲敲竹子,側耳傾聽,叮咚作響,再一仰頭,節節拔高,直插云天。未出土時先有節,及至凌云仍虛心!我崇尚它高風亮節的品格。我們留連忘返,相約置辦吊床,暑天再來此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自取鳴琴彈,邀來知音賞!也不失為人生樂事。
竹海煙云是2004年張藝謀導演的《十面埋伏》拍攝地。也名扇子灣竹海。海拔600米,有700畝。來到此處,但見牌坊壯觀大氣,題額龍飛鳳舞。林里竹子密集,竹型挺拔,麟次櫛比,目不暇接。人們慕名到此,從此沒了它的寧靜。
回城已是十時許,個個意猶未盡,圍坐火鍋旁,舉杯慶祝出游圓滿,相約再次出游。
幾個契合的朋友,攜手一個又一個景點,共同體會一次又一次快意旅程。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