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到“阿婆茶”,就如一場邂逅。
也不知怎的,“阿婆茶”三個字對我有一種綿軟溫婉的感覺。
水是綠色的,石拱橋只有幾米長,連接了兩邊的岸,河邊長著幾簇小花,黃色的,搖著擼的小船穿過橋洞,一船的客人神情里漲出興奮和滿足,只一二百米小船就又過了一個橋,轉了彎……
小巷子靜靜的,方格的窗下擺著花草,花草們也有情調,旅者靚麗的身影們也是靜靜的,舊屋褐色的門半掩著,穿著蘭花花衣服的老人坐在矮凳上,筐里放著些用塑料袋子裝好的白色的干的花。
“阿婆茶要么”,我駐足,躬著的身子,與老人討價。
我想此時的我是在詩里的,是在畫里的,我,老人,小巷,舊屋,格窗,阿婆茶。
“阿婆茶”在我心里是集水鄉百姓生活大成的茶品,這茶是有水鄉靈魂的,我小心的放入包中,伴我千里回家,懷著虔誠的捏起幾朵茶花放入杯中,倒水等它泛開。
“阿婆茶”在水中白色的花瓣張開了,象我們北方的槐花,飄著茉莉般的香,一會兒花瓣漲的飽滿,又如一盞盞浮在水中的燈籠。水微微的黃色,桔黃色的,含在嘴里水更感潤滑。
江南水鄉文化對我的浸潤已達全身,生出些癡情妄想,坐在河邊的桌案邊,點幾樣小菜,望著搖過的小船,這片刻的愜意和浪漫,已經是我極致的滿足。
注:
江南水鄉如古畫,因為舊才有韻味,因為有生活的氣息才有靈氣,水鄉的美總是讓人回味,每次離開總有遺憾,所以才有了一次次的渴望,渴望每次都能真正的欣賞到它,但總是不經意間成了畫中人。
江南水鄉文化是生活的文化,是民眾的文化,對我們國家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大,暑期和孩子們一起去了,給孩子們講了很多,感受了很多,內心就有傾訴的沖動,寫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不寫高高在上的亭臺樓閣,只寫白墻黑瓦間的普通生活,只有能延續的才是文化的精髓,“阿婆茶”只是民眾生活的一件普通用品,但他體現了隱匿在百姓間的生活之美,日常之美,也是我們所追求的愜意生活。
我們要入世,追求物欲的滿足,也要出世,追求精神的高度,“阿婆茶”既是生活需要也是精神的高點,美的不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