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不醉人人自醉,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當這熟悉的旋律在耳邊響起時,我放佛看到了二三十年代的舊上海,那個亂世中暗流涌動、紙醉金迷、歌舞升平的舊上海,還有那個才情滿懷的傳奇女子----張愛玲。
在那個西裝革履,艷裝旗袍的時代,張愛玲以她的方式,用她的孤傲,以才華做鋪墊,撐起華麗的羽毛,獨自一人綻放凋零。
終于她去了香港大學,去了國外留學,當她滿懷希望以為自己的羽翼已豐可以扶搖直上九萬里時,現實將她打入深淵,因為不知道的原因她不得不輟學。她是孤獨的,在那種心靈備受打擊的時候竟無一人可以給予她安慰。但轉身之后的張愛玲依然孤傲的立在風雪中綻放。
她不信命,因為那傲氣她蒸發了眼中霧,繼續織夢,織著屬于她的才女夢。她學琴,學外語,她瘋了一般使自己更加優秀。努力過了成功也不要遠了。此時的張愛玲已相繼出版了幾篇散文、小說。
接著她翻譯了《霸王別姬》,接著《紅玫瑰與玫瑰》出版了。然而打擊未完,而她卑微到極點,只為那一段傾城之戀時,胡蘭成卻背叛了她,她的身影在雨雪中更顯孤傲,她們分手了。淋過的空氣,受過傷的心,記憶中的童話在慢慢消釋。此時的張愛玲經歲月的雕琢儼然成為一塊美玉,她洋洋灑灑用筆描繪她內心世界,孤傲了一生,她因她的才女夢追逐了一生,絢麗了一刻,我想,她是無憾的。
張愛玲,你以你的一世激勵著我,使我踏遍荊棘而不覺疼痛,眼中含霧卻不覺心酸。青春正好,花開不敗,你永遠是我心中的凈土。